「编者按」
2025年,学校将召开第一次党代会,全面擘画新时期事业发展新蓝图,加快建设“西部领先、行业标杆、全国一流、国际知名”的理工类高水平职业大学。党委宣传部联合学校各单位推出系列工作巡礼,全面展示过去五年来学校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,激励全体师生锚定发展目标,干在实处、走在前列,以饱满热情迎接学校第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,为谱写高水平职业大学建设新篇章团结拼搏、砥砺奋进!
党建领航筑根基 五载耕耘谱华章
五年来,汽车工程学院始终将党的建设作为立院强基的“方向盘”,以锻造“双带头人”党支部为“发动机”,推动党建工作与教书育人、科研服务同频共振、深度融合,精心构建了“党建引领、骨干示范、整体提升”的高质量发展格局,为学院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。
01党建引领铸魂塑形,骨干示范汇聚动能
学院党委牢牢把握党的建设这一“方向盘”,以扎实的理论学习筑牢信仰之基,创新实践“15551”特色党建机制,精心培育“精英汽车”党建品牌。依托机制创新与品牌建设,成功建成省级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。党支部先后获评省直机关“黔进先锋·四强党支部”、省交通运输厅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称号,成功入选全省高校“双带头人”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,成为全省职业院校党建工作样板。同时,支部队伍中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、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及多名技术能手,建成2个省级大师工作室;教师团队带领学生征战各类技能赛场,五年来斩获国家级奖项20余项、省级奖项逾百项,以实打实的成绩印证了党建引领的强大动能,“党员带头、骨干示范、整体提升”的良好氛围持续浓厚。
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典型案例在全省进行交流分享
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(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)
师生代表参加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
02产教融合深植沃土,英才辈出赋能产业
乘着贵州数智交通发展的东风,学院架设校企“连心桥”,与吉利、理想、特斯拉等汽车龙头企业深度合作,创新“校企协同、成本共担”的工学交替、定向订单、现代学徒制等育人模式。五年间,逾万名高技能“汽车工匠”从学校走向产业一线,育人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,并成功助力贵州通源集团跻身全省唯一“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”。新能源汽车技术、智能网联汽车技术2个专业被工信部认定成为产教融合试点专业,学生“订单”培养实现全覆盖,年均就业率稳超90%,行业口碑卓著。以“产教科创训”融合互促、“岗课赛证思”融通提质的“复合型智能网联汽车高技术技能人才”培养模式,凭借卓著成效脱颖而出,入选“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优秀案例”,打造了校企深度融合的“贵州样板”。
贵州通源“现代学徒制”学生顶岗实习启动会
“订单班”学生接受贵阳新闻联播采访
03专业突破引领前沿,创新实践驱动发展
学院始终紧盯产业前沿脉搏,在专业建设的征途上攀登高峰。不仅高质量完成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、国家“双高”汽车专业群等重点建设任务,更在“金平果”高职专业群综合竞争力评价中连续三届获评“五星专业群”。为畅通职业教育人才成长通道,学院前瞻性开设汽车服务工程、新能源汽车工程2个职业本科专业,实现从中职到本科的“贯通式”人才培养。面向智慧交通未来发展方向,学院精准布局智能网联与车路协同领域,开创性地建成首个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测试示范场,不仅成为省级科技重大专项的研发测试平台,还支撑了省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落地建设,破解了西部山区特殊地形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难题,为贵州省首条无人驾驶公交线路落地运营提供了“贵州交职大力量”。
学生负责2025数博会无人驾驶巴士的运营保障工作
毕业生参与部署贵州首条无人驾驶公交运营接受CCTV新闻频道采访
04根植乡土践行担当,育训并举润泽万家
学院始终牢记社会责任,组建党员志愿先锋队活跃在服务一线,奔赴从江县、兴义市等乡村地区,以专业技术为乡村振兴注入“汽车动能”:在帮扶点搭建“车辆便民服务站”,为村民提供车辆检修服务;开展专业技能帮扶培训10余场次,以技术助力乡村发展。依托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、现代化安全教育场馆,五年来面向党政机关、军队、企业、中外青少年等逾12000人次开展科普教育、技能鉴定与技术培训。西部山区道路运输安全警示教育基地成功入选“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”,标志着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实现了新的跨越。
从江县帮扶点搭建“车辆便民服务站”
开展全省交警查验员技能培训
驻足回望,五载砥砺前行,汽车工程学院以汗水浇灌硕果,用行动践行初心,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奋斗的力量。展望未来,恰逢学校党代会召开的重要历史时刻,学院全体师生将以此为新起点,继续高擎党建领航旗帜,夯实人才培养根基,深化产教融合路径,践行服务社会使命,以更加昂扬的姿态、更加务实的举措乘势而上、破浪前行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画卷续写更加璀璨的“汽车篇章”!
来 源:汽车工程学院
编 辑:陈 磊
一 审:金 文
二 审:李 曜
三 审:彭 静